目前市场正处在震荡整理周期中,对于涨大家不必过于激动,跌也不必过于悲观。市场震荡整理,一个最重要特征是很多个股出现明显分化,大盘在分化中会启动一些权重比例较大的个股,在市场急速下跌时,采取托市举措。
比如:今天A50在盘中率先托举股指,在稳定市场情绪后,大家会发现科创50等小市值个股盘中也出现反弹,这种状况并不能马上断定市场又是一波强势上涨,行情就此出现了。
但我们也不必过度担忧,因为只要没有深度调整,说明主力正在进行底部调仓换股和积极布局,只是时间还没有到真正全面拉升,多空双方达成最终一致意见的时候。
最近,自9.24行情冲高回落后,大家会发现获利盘正在慢慢退化,而一些新资金注入正在慢慢兴起,这是需要时间的,2025年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开启之年。
所以2024年最后一个月,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去寻找未来2-3年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
散户投资人平时都愿意追高追涨追买,但往往在追的过程中,这一年下来会颗粒无收。因为国家总体投资方略是通过耐心资本介入,深度挖掘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全球资本到中国市场中来。
所以一个资本市场它对于资金到底有没有吸引力?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好的有价值的标的。
现在不管是国务院还是证监会反复提出,要深度挖掘A股的投资价值,引导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进入。对于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来讲,他们的资本规模较大,也只有找到长期有深度成长价值的标的才愿意介入。实际上市场很简单,就是有市场需求,也有市场供应。如果供需关系出现不平衡,你期待市场有像样的牛市行情是不现实的。
所以想要把A股做大做强,必须要把优质上市企业做大做强。
我们反观,美股市场过去10年出现一个特别明显的变化,随着美国互联网狂潮和科技狂潮到来,传统消费概念的一些美国市值排名靠前上市企业,逐步退出了前10名,随之到来的是当一轮创新科技狂潮席卷美国时,排名在前十大市值上市企业全部是创新科技股。
在经过10年深度建仓,再经过10年快速拉升,目前美国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特征是排在前面的完全是科技蓝筹企业,英伟达现在总市值接近4万亿美金,说明时代在发生快速变化。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我们转过头再看A股历史沿革,会发现过去A股,部分低估值蓝筹概念,反复对大盘进行呵护和支撑。
但从2022年开始,A股已发生天翻覆地的变化。随着数字产业兴起,一批又一批数字化产业龙头正携带着资本在A股市场强势崛起。这股力量我认为是救赎A股的主要力量。
从2025年开始,我们相信A股在进行深度制度化改革之后,这股力量将会成为A股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标的。
所以在今年岁末这个重要历史时期,我们想告诉大家12月中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定会把数字产业发展作为A股融资赛道的主题,,数字产业化发展也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投资角度讲,并购也好,重组也好,都是为未来数字化产业深度布局和快速发展而做的基础准备。
从2022年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赛道的龙头上市公司快速崛起,从2025年开始,我们能感觉到数字蓝筹崛起可能是一个大的基本方向。
所以对于A股来讲,金融也好,地产也好,消费也好,作为传统产业,它们会在A股中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但真正有长期成长空间的股票,一定是数字产业赛道上的上市公司。
今晚,欢迎大家走进瑞财经,我们一起去探讨12月如何根据主力新的布局方向,挖掘2025年全年市场机会。
我想短期内 A股的震荡整理来自于资金对数字产业龙头公司的布局还没有结束。在分化过程中,一部分垃圾概念股会进一步拖累股指,而股指稳定就需要权重蓝筹来支撑。但蓝筹搭台,科技唱戏,这才是2025年我们更应该深度理解的投资方向。
所以如果你是价值投资者和机构一起建仓,我觉得你现在的主要方向就在2025年要把创新科技蓝筹概念股或未来有可能成为创新科技蓝筹,现在市值在500-1000亿的股票纳入投资计划。
只要你趋势看对,赛道选对,买入时间把握好,赚钱不是一件难事。
在市场震荡中,我们建议去选取那些可以在2025年有较大成长机会的股票进行布局,而对于传统赛道上已经被时代抛弃的上市企业,切莫再进一步加仓,相反要借助市场分化充分调仓换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