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收涨0.41%,恒生科技指数收涨0.29%。医药股涨幅居前,信达生物涨超17%,荣昌生物涨超10%,药明生物涨超5%。其它个股方面,小米集团跌超4%,泡泡玛特涨超9%。新奥能源涨逾11%领涨蓝筹,获控股股东新奥股份提私有化。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32.71点,收于42454.79点,跌幅为0.31%;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64.45点,收于5712.20点,跌幅为1.1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372.84点,收于17899.02点,跌幅为2.04%,创3月1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小幅上涨,截止收盘,沪指涨0.15%,收报3373.75点;深证成指涨0.23%,收报10668.10点;创业板指涨0.24%,收报2145.10点。沪深两市成交额小幅放量364亿,今日达到11907亿,但依然连续两天不足1.2万亿。
今日港股市场再度向上修复,今年年初至今,中国股票的表现亮眼,吸引了众多海外投资者的目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港股走势要远好于A股,同时中国股票这一波上涨趋势明显由科技股带动。据统计,开年以来,已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阳光人寿、长城人寿等6家保险公司对12家上市公司股票进行增持,触发举牌。从举牌标的来看,以银行、能源等基础设施类为代表的资产受到险资追捧,H股上市公司在险资举牌案例中出现频率颇高。从长期投资视角来看,稳定且高额的股息收入能够为险资提供持续的资金流入,有助于保险资金的长期稳健运作,更好地匹配保险业务的赔付需求和资金运用计划。对于追求稳定现金流的长期个人投资者来说,各种思路也可以作为参考。不过,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为了尽量分散风险,可以考虑指数投资工具,通过诸如港股通金融ETF、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来实现类似效果。港股仍有继续上涨的空间,港股重估逻辑尚未走完。在可预见的未来,国内政策仍将持续支持,海外利率水平也会进一步下降,均有利于港股盈利端和估值端的提升。受益于市场利好,医药股今日多数走强。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板块存在感爆棚,短期看,科技盈利、经济企稳与政策预期三重逻辑,有望持续支持港股走强。当前港股科技估值与ROE已基本匹配,更多上涨空间或需依赖盈利改善。如果盈利可以兑现,甚至可以出现越涨估值越低的情形,支撑港股科技长时间强劲。未来,中国股市将在全球资产配置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建议重点布局具备技术积累和商业化能力的龙头。半导体产业链亦值得关注,尤其是在产业链本地化加速下,具备进口替代潜力的内地芯片设计企业机会明显。以高股息板块作为防御性底仓,重点关注电力公用事业、电信运营商、银行等现金流稳定、股息率具备吸引力的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