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内容
坚定资本市场长期向好信心!社保基金会重磅发声
2023-10-27 17:16:59来源:上海证券报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在10月26日-27日召开的2023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下称社保基金会)境内投资管理人座谈会上,涵盖基金、券商、险资三类资管机构的24家受托管理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的境内管理人,深入剖析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中的发展机遇,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把握住资本市场投资机会、提升超额收益获取能力。


在座谈会上,社保基金会理事长刘伟表示,坚定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信心。社保基金过去通过牢牢把握中国经济的大趋势盈利,未来这一投资的基本点依然有效、不会改变,这是我们坚持长期投资的基础,也正是社保基金能够持续保持战略定力的底气所在。


中国经济增长大趋势没变

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不动摇


中国经济增长的大趋势没有发生改变。刘伟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也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也没有改变。具体包括:我国人口红利并未消失,新的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城镇化进程尚未结束,民营经济的活力仍未完全释放。


刘伟认为,坚定地做多中国资产,纵使短期内业绩有一定的波动,但拉长时间看,定能分享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果实,最终收获丰厚的投资回报。


刘伟表示,在多年的投资实践中,社保基金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大类资金配置体系,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资产再平衡。“在市场一片恐慌的时候,社保基金坚定买入,在市场过热时,社保基金也会适时卖出部分股票。”刘伟说,事后进行回溯分析,这样才能踏准市场节奏,把握住市场机会。


社保基金之所以敢在投资者普遍悲观的市场情形下逆势加仓,刘伟透露:一是基于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进行了合理的评估;二是对价格回归价值规律的深刻把握。


“既然社保基金作为长期资金、耐心资本的属性从未改变,那么价值投资的理念也必须保持不变。”刘伟表示。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


刘伟表示,一系列针对重点领域的政策持续落地,稳增长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中多项指标表现也好于市场预期。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信心。


“投资国家队”身份不变

将继续坚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


2019年,社保基金进一步被明确为“战略储备基金”。投资服务国家战略,也让社保基金获取了稳定较好的投资收益。


截至2022年底,社保基金会管理的三大类资产权益规模6万多亿元,其中作为战略储备的社保基金2.6万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6万亿元,划转中央企业国有股权1.8万亿元。社保基金成立23年来,累计投资收益约1.66万亿元,年均收益率7.66%;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管理6年来,累计投资收益2670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5.44%。


刘伟表示,国家重大战略中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和投资机遇,对实业是如此,对二级市场投资亦是如此。投资服务国家战略可以获得较好回报,这一道理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反复证明。


具体来看,他进一步分析,“双碳”目标,引领我国能源和产业结构不断向绿色转型,孕育出了万亿级别市值规模的新能源板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蓬勃发展。


“今年我们开展了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大理论研究,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对标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刘伟表示,社保基金“投资国家队”的身份不会改变,未来将继续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中实现保值增值。


社保基金会委托投资绝非简单“委托外包”


借鉴国际经验,社保基金会积极探索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实际,并适应自身情况的投资管理模式,形成了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相结合的投资方式。


经过二十多年不断探索,社保基金逐步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多层级资产配置体系。刘伟介绍,资产配置体系已经成为社保基金会核心竞争力之一,同时社保基金会根据市场发展不断优化调整和创新策略组合,在股票方面构建了大中小盘全覆盖、主被动相结合的产品体系,在债券方面构建了长短结合、持有到期与交易类相结合、专业类和综合类相结合的产品体系。


“社保基金会委托投资不直接干预受托人的自主决策,但也绝非简单委托外包。”刘伟在座谈会上重申,将不断优化制度性安排,创新设计投资产品,选聘风格稳定、长期业绩较好的优秀资产管理机构,充分挖掘头部机构的专业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投考核评价体系,最终实现委托人与管理人之间理念相通、责任共担、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努力提高中长期收益水平,为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财富基础作出贡献。


市场偏底部特征明显 

A股进入长期配置价值窗口期


在座谈会上,涵盖基金、券商、险资三类资管机构的24家受托管理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的境内管理人,深入剖析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中的发展机遇,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把握住资本市场投资机会、提升超额收益获取能力。


与会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权益资产的估值已经处在历史底部区域,A股进入了具有长期配置价值的时间窗口,要强化逆周期投资思维,积极把握资本市场长期投资机遇,争取获得超额收益。


8月以来一揽子稳增长措施持续落地,各项经济数据企稳回升。南方基金总经理杨小松表示,经济走弱和预期转弱的循环已被阻断,中国资本市场正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国寿养老总裁助理、首席投资官张涤表示,年初以来,经过市场的深度调整,我国权益资产的估值已经处在历史底部区域。历史上长周期调整后的重要底部区域,往往都伴随着政策、预期、情绪的相互交织,进而形成阶段性的“磨底期”。


“最终,政策效应累积、企业盈利回升、市场情绪修复将统一体现为资产价格向长期价值的均值回归。”张涤表示,对A股市场的长期前景充满信心。


实际上,这已成为各家资管机构的共识。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也认为,当前市场处于偏底部区域,政策面和基本面等因素已经出现积极的边际拐点。总的看,权益市场机会是大于风险。


他具体分析称,估值上,当前市场大概率处于底部区域,估值性价比高;盈利上,盈利周期已经连续数个季度负增长,有望触底回升;情绪上,近期市场的下跌也部分体现了对基本面中长期的悲观预期定价,当前政策有利于逐步扭转这一过度悲观的定价。


中信证券执行委员杨冰表示,中国股票市场独立性大幅增强,主要指数估值分位处于历史偏低底部位置,对明年A股盈利测算也进入触底回升周期,A股进入了长期配置的时间窗口。


强化逆周期投资思维

获取超额收益


在当前市场情形下,如何把握好投资机遇,实现超额收益,是与会管理人热议的话题。


积极把握资本市场长期投资机遇,要强化逆周期思维。杨小松透露,多年来,社保基金在市场与经济相对底部的时期开展动态资产配置,发挥了社保基金在市场波动中作为长期资金代表性力量的稳定器作用,又获取了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的长期收益,为获取长期较高收益进行布局。长期来看,严格执行趋势跟随策略或者极值反转策略均可获得超额收益。


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详细阐述了在组合管理中提高超额收益的几条路径。一是重视基准,坚持适度分散化的风格、行业和个股配置;二是加强宏观产业政策影响研判,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三是重视新兴+转轨的资本市场特征与长期投资理念的结合。


具体到实操层面,人保资产副总裁黄明表示,一方面持续扩大对于有稳定盈利能力、良好现金流和可持续分红能力个股的覆盖度,强化长期分析视角,获取长期稳定的阿尔法收益;另一方面以提升交易类股票投资能力为核心,加强市场特征、行业轮动、估值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在对投资品种形成深刻认知的基础上,寻找交易性机会,提升投资收益。


强化科技赋能

提升投研体系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市场风格快速切换、经济不确定增加等因素,对机构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与会管理人看来,多维度提升投研管理能力是应对当前风险挑战的必由之路。


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也表示,为了更好的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日趋复杂的全球宏观形势和投资管理中的风险挑战,从更深层去认知和理解政策理念已经成为投管人不可或缺的投研能力。相关研究要从理念认知出发,深入剖析政策举措,最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经济运行的结果,以此来印证理念的导向和政策的初心。


具体到投研管理体系建设上,王立新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在投研侧引入“工业化”理念,建设一条投研“流水线”,细化行业、品种等研究领域分工,以解决投资经理的产能瓶颈;其次通过系统化提高投研决策流程中的科学性和标准化,杜绝随意性和情绪化,来解决投资结果的广泛适应性问题;最后针对当前投研现状,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工作流的线上化和数字化,最终打造出智能化的投研一体化系统平台。


经雷也表示,在复杂多变的投研环境之中,提升投研体系的数字化、数智化水平也是时代大势所趋。在持续关注传统的核心人才能力基础之上,资管机构也需要沿着数据化、可计算、数智化的发展路径,积极推进投研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投资决策质量,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黄明介绍,近年来,人保资产不断迭代升级投研一体化系统、FOF管理系统、信评系统。数字化平台建设对于投研效率提升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将基础数据标准化,减少处理底层数据时间,提升工作效率;提升研究成果的分享与反馈效率;有助于研究知识的积累和迭代,投研团队的人员是流动的,但研究框架和研究成果可以传承。

中方信富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
中方信富公众号